太極拳譜


太極拳二十四式》 《太極拳三十二式
太極拳四十二式》 《太極拳六十四式
楊門太極刀》 《楊家太極短棍
楊門太極劍五十七式

太極拳二十四式

第一組:
1. 起勢
2. 左右野馬分鬃
3. 白鶴亮翅

第二組:
4. 左右摟膝拗步
5. 手揮琵琶
6. 左右倒卷肱(音:恭)
第三組:
7. 左攬雀尾
8. 右攬雀尾

第四組:
9. 單鞭
10. 雲手
11. 單鞭

第五組:
12. 高探馬
13. 右蹬腳
14. 雙峰貫耳
15. 轉身左蹬腳

第六組:
16. 左下勢獨立
17. 右下勢獨立

第七組:
18. 左右穿梭
19. 海底針
20. 閃通臂

第八組:
21. 轉身搬攔捶
22. 如封似閉
23. 十字手
24. 收勢


太極拳三十二式

邱文彥老師示範講解   

招式名稱暨分段口訣如下

共分五段: 00-06, 07-13, 14-19, 20-25, 26-32

      **********************************************

 

      站立身體方向標示: (東南)左前  ()  右前(西南)

                              []   []   []

                        ()[]          [](西)

                              []   []   []

                        (東北)左後  ()   右後(西北)

 

      **********************************************

 

   0. (預備式)

      (1) 立正  (2) 調身, 調心, 調息 (3) 沉身  (4) 右腳跟外移轉正

      (5) 提左腳開步  (6) 下沉

 

   1. 起勢     

      (1)   (2) (兩手到大腿側, 手掌放鬆)

 

   2. (右攬雀尾) 

      (1) 左轉身  (2) 收右腳合抱

      (3) 右攬雀尾: (後腳內扣)   (4)   (5) (掌心合對)  (6) 抹臂  (7) 後坐

      (8) 前按

 

   3. (野馬分鬃)    (左 右 左)

      (1) 左轉身右合抱        (2) (左弓)步野馬分鬃一

      (3) 輾身(後坐)上步合抱  (4) (上右弓步)野馬分鬃二

      (5) 輾身(後坐)上步合抱  (6) (上左弓步)野馬分鬃三

 

   4. (白鶴亮翅) 

      (1) 跟半步合抱  (2) 白鶴亮翅

 

5. (摟膝坳步)    (左 右 左)

      (1) 右刁左摟            (2) (上左弓步)左摟膝右按掌

      (3) 輾腳尖上步(提左掌)  (4) (上右弓步)右摟膝左按掌

      (5) 輾腳尖上步(提右掌)  (6) (上左弓步)左摟膝右按掌

 

   6. (手揮琵琶) 

      (1) 跟半步  (2) 手揮琵琶

 

      **********************************************

 

   7. (倒攆猴)      (右 左 右)

      (1) 左閃掌       倒攆猴一 (2) 右按左踢 (右掌前按,抬左腿收左掌)

      (4) 退左腳右閃掌 倒攆猴二 (5) 左按右踢 (左掌前按,抬右腿收右掌)

      (7) 退右腳左閃掌 倒攆猴三 (8) 右按左踢 (右掌前按,抬左腿收左掌)

 

   8. (右龍回頭)    (右後轉身 ← 接右龍回頭 )

      (1) 撤左腳合抱        (2) 再撤右腳(右後轉身向西南)

      (3) 右龍回頭:   (4) 後坐合抱  (5)   (6) 輾左腳尖 -   (7)

 

   9. (左龍回頭)    (左後轉身雙套手 ← 接左龍回頭 )

      (1) 合抱  (2) 左後轉身(向東北)  (3) 上右步雙套手

      (4) 左龍回頭:   (5) 後坐合抱  (6) (7) 輾右腳尖 -

    
  (8)

 

  10. (右雲手)      (面向東)

      (1) 右雲手一(收左腳)  (2)   (3)   (4)   (5)

 

 11. (左右分腳)       (右 左)

      (1) 退左腳  (2) 捋式收回  (3) 合手內翻外分  (4) 右分腳(東南)

      (5) 落右腳跟  (6) 左轉向北  (7) 畫平圓畫立圓

      (8) 合手內翻外分  (9) 向西北左分腳

 

  12. (左雲手)      (面向西)

      (1) 落左腳尖右套手左雲手一  (2)   (3)   (4)   (5)

 

 

  13. (單鞭)     

      (1) 輾右腳尖  (2) 右後轉身收左腳  (3) 合抱(向北)

      (4) 右吊手  (5) (向西北)左單鞭

 

      **********************************************

 

  14. 下勢     

      (1) 後腳外擺  (2) 前腳跟外移  (3) 左穿掌

 

  15. (金雞獨立)    (左 右)

      (1) 前腳外擺轉正  (2) 後腳內扣  (3) 略後坐上步撩  (4) 左金雞獨立

      (5) 換腳  (6) 右金雞獨立

 

  16. (右穿掌)      (退左步)

      (1) 退左步  (2) 右穿掌

 

  17. (雙峰貫耳)    (左後轉身, 提右腳上步接雙峰貫耳)

      (1) 後坐翻掌  (2) 左後轉身(向東南)  (3) 提右腿(雙手放在腰際)

      (4) 上右弓步  (5) 雙峰貫耳

 

  18. (抱虎歸山)    (退右腳右轉身接抱虎歸山 )

      (1) 併臂後坐  (2) 收右腳  (3) 合抱  (4) 右轉身(向西南)  (5) 右抱虎歸山

 

  19. (肘底捶)    (左後轉身右吊手, 接上右步右肘底捶 )

      (1) 後坐平合抱  (2) 右吊手  (3) 左後轉身(向東北)  (4) 右肘底捶

 

      **********************************************

 

  20. (玉女穿梭)    (左玉女穿梭, 倒叉右腳右後轉身接右玉女穿梭)

      (1) 收左腳合抱  (2) (右旋腰)左轉身(向西北)  (3) 左玉女穿梭

      (4) 十字手  (5) 倒插右腳  (6) 右後轉身(向西南)  (7) (左旋腰)右玉女穿梭

 

  21. (海底針)      (收左腳)

      (1) 後坐  (2) 收左腳轉正(向南踏實)  (3) 右海底針(左虛步)

 

  22. (扇通背)   

      (1) 上左弓步扇通背

 

  23. (搬攔捶)   

      (1) 右後轉身合抱(左上右下,向北)  (2) (左掌貼右腕)

      (3) (倒掌)  (4) (立掌)

 

  24. 如封似閉 

      (1) 後坐  (2) 前按

 

  25. (指襠捶)      (退左步側右步,  接指襠捶)

      (1) 後坐  (2) 收左腳合抱(左上右下)  (3) 左轉身指襠捶

 

      **********************************************

 

 

26. (上步七星)    右上步七星(輾左腳尖)

 

  27. 退步跨虎 

      (1) 退右腳  (2) 兩掌畫弧斜上右邊  (3) 再斜下左跨旁

      (4) 提左腿往右側邊 (左吊手, 右立掌, 眼看西邊)

 

  28. 轉身擺蓮 

      (1) 落左腳跟  (2) 右轉身穿掌向東  (3) 翻掌掌心向下(兩掌擺在斜上右邊)

      (4) 擺右腳  (5) 兩掌拍腳背

 

  29. 彎弓射虎 

      (1) 兩掌下堋向右變拳彎弓射虎

         (右腳落地成弓步, 左拳眼向上, 右拳在右額前, 兩拳眼相對)

 

  30. (左攬雀尾) 

      (1) 後坐(右腳掌外擺)  (2) 收左腳斜合抱

      (3) 左攬雀尾   (4)   (5) (掌心合對)  (6) 抹臂  (7) 後坐

      (8) 前按

 

  31. 十字手   

      (1) 收勢向右  (2) 十字手

 

  32. 合太極   

      (1)   (2)   (3) 收左腳  (4) 右足掌外移   (5) 立正



太極拳四十二式

拳譜第一段
1. 起勢
2. 右攬雀尾
3. 左單鞭
4. 提手
5. 白鶴亮翅
6. 摟膝拗步(二)
7. 撇身捶
8. 捋擠勢(二)
9. 進步搬攔捶
10. 如封似閉

拳譜第二段
11. 開合手
12. 右單鞭
13. 肘底捶
14. 轉身推掌(二)
15. 玉女穿梭(二)
16. 右左蹬腳
17. 掩手肱捶
18. 野馬分鬃(二)

拳譜第三段
19. 雲手(三)
20. 獨立打虎
21. 右分腳
22. 雙峰貫耳
23. 左分腳
24. 轉身拍腳
25. 進步栽捶
26. 斜飛式
27. 單鞭下式
28. 金雞獨立(二)
29. 退步穿掌

拳譜第四段
30. 虛步壓掌
31. 獨立托掌
32. 馬步靠
33. 轉身大捋
34. 歇步擒打
35. 穿掌下勢
36. 上步七星
37. 退步跨虎
38. 轉身擺蓮
39. 彎弓射虎
40. 左攬雀尾
41. 十字手
42. 收勢


太極拳六十四式

1. 太極拳起勢
2. 攬雀尾:左掤,右掤,履,擠,按
3. 單鞭
4. 提手
5. 右靠
6. 白鶴亮翅
7. 左摟膝拗步
8. 手揮琵琶
9. 左摟膝拗步
10. 進步搬攔捶
11. 野馬分鬃:右式,左式,右式
12. 攬雀尾:左掤,右掤,履,擠,按
13. 單鞭
14. 雲手:左式,右式
15. 單鞭下勢
16. 金雞獨立:左式,右式
17. 左右分腳:右式,左式
18. 轉身蹬腳
19. 左右摟膝拗步:左式,右式
20. 進步栽捶
21. 反身白蛇吐信
22. 右踢腳
23. 右打虎
24. 左打虎
25. 雙分蹬腳
26. 上步採列
27. 雙風貫耳
28. 左踢腳
29. 轉身右踢腳
30. 進步搬攔捶
31. 如封似閉
32. 十字手
33. 抱虎歸山
34. 攬雀尾:履,擠,按
35. 斜單鞭
36. 肘底捶
37. 倒攆猴:右式,左式,右式
38. 斜飛勢
39. 提手上勢
40. 右打肘
41. 左摟膝拗步
42. 海底針
43. 扇通臂
44. 轉身撇身捶
45. 上步玉女穿梭 (一)(二)(三)(四)
46. 攬雀尾:掤,履,擠,按
47. 單鞭
48. 高探馬
49. 十字穿臂
50. 轉身十字腿
51. 進步指襠捶
52. 上步肘
53. 摺疊捶
54. 下勢捶
55. 雙按
56. 撤步撅臂
57. 上步七星
58. 退步跨虎
59. 轉身擺蓮腿
60. 彎弓射虎
61. 進步搬攔捶
62. 如封似閉
63. 十字手
64. 合太極


楊門太極刀

章文明老師傳
太極刀又名十三勢刀,因有十三字訣;砍、剁、鏟、截、刮、撩、扎、侶、劈、纏、搧、攔、滑,為楊門成名兵器之一。練習時以腰腿為主;刀之進退腰腿隨之,使刀不可用力,要意氣寓勢;刀之重量不超過五斤,過輕難以引勁,過重運轉不靈;刀之長度以身材順手為度;刀之彩帶有紅綠兩條繫於柄上,長一尺五寸寬五寸;刀以鋼質居多,而以金質為上品,可束於腰間 (俗稱柳葉刀)。今科技昌明講求法治。但刀之運動韌性甚大,其強身價值仍不可漠視,望能勤習之。

1. 起勢 -- 預備
2. 上步七星
3. 左轉身七星
4. 白鶴亮翅
5. 低姿轉身藏刀
6. 斜推刀
7. 左撩
8. 右撩
9. 正推刀
10. 玉女穿梭
11. 平拉
12. 斜推刀
13. 左盤頭藏刀
14. 左刮
15. 右搧
16. 正推刀
17. 右轉身藏刀
18. 上步撩刀
19. 侶刀
20. 撩刀
21. 二起腿
22. 撤步打虎
23. 鴛鴦腿
24. 左盤頭藏刀
25. 順水推舟
26. 左轉身藏刀
27. 上步撩刀
28. 跳步剁刀
29. 力劈華山
30. 抱刀刺
31. 翻身換步砍刀
32. 收刀勢


楊家太極短棍

1. 短棍起勢
2. 青龍出水
3. 泰山壓頂
4. 葉下取桃
5. 翻江倒海
6. 當頭棒喝
7. 青龍出水
8. 泰山壓頂
9. 葉下取桃
11. 當頭棒喝
12. 棍前右腳
13. 棍前左腳
14. 玉女穿梭
15. 青龍出水  
16. 玉女穿梭 (第二梭)
17. 青龍出水  
18. 玉女穿梭 (第三梭)
19. 青龍出水 
20. 玉女穿梭 (第四梭)
21. 青龍出水  
22. 右倒棍攆猴 (一) 
23. 右倒棍攆猴 (二)  
24. 右倒棍攆猴 (三)  
25. 左倒棍攆猴 (一)  
26. 左倒棍攆猴 (二)
27. 左倒棍攆猴
28. 撥草尋蛇
29. 野馬跳澗
30. 左青龍探爪 (一)
31. 右鳳凰點頭 (一)
32. 左青龍探爪 (二)
33. 右鳳凰點頭 (二)
34. 左青龍探爪 (三)
35. 右鳳凰點頭 (三)
36. 左青龍探爪 (四)
37. 右鳳凰點頭 (四)
38. 獅子搖頭
39. 海底撈月
40. 烏龍擺尾
41. 倦鳥歸林
42. 左打虎
43. 右打虎
44. 流星趕月 (一)
45. 流星趕月 (二)
46. 流星趕月 (三)
47. 流星趕月 (四)
48. 燕子啣泥 (一)
49. 燕子啣泥 (二)
50. 燕子啣泥 (三)
51. 燕子啣泥 (四)
52. 右順水推舟
53. 左順水推舟
54. 前後點棍
55. 懷中抱月
56. 短棍收勢


楊門太極劍五十七式

章文明老師傳
劍法從來不易傳 如龍似虹最奇玄
倘若砍伐如刀式 笑死三豐老劍仙

1. 起勢   
2. 上步合劍
3. 仙人指路
4. 三環套月
5. 大魁星
6. 燕子抄水
7. 左右攔掃
8. 小魁星
9. 黃蜂入洞
10. 靈貓捕鼠
11. 蜻蜓點水
12. 老人過橋
13. 燕子入巢
14. 鳳凰雙展翅
15. 右旋風
16. 小魁星
17. 左旋風
18. 等魚式
19. 撥草尋蛇
20. 懷中抱月
21. 宿鳥投林
22. 烏龍擺尾
23. 風捲荷葉
24. 獅子搖頭
25. 虎抱頭
26. 野馬跳澗
27. 翻身勒馬
28. 指南針
29. 迎風撣塵
30. 順水推舟
31. 流星趕月
32. 天鳥飛瀑
33. 挑簾式
34. 左右車輪劍
35. 回頭望月
36. 燕子啣泥
37. 大鵬展翅
38. 海底撈月
39. 懷中抱月
40. 夜叉探海
41. 犀牛望月
42. 射雁式
43. 青龍探爪
44. 鳳凰雙展翅
45. 左右跨欄
46. 射雁式
47. 白猿獻果
48. 左右落花
49. 玉女穿梭
50. 白虎攪尾
51. 鯉跳龍門
52. 烏龍絞柱
53. 朝天一柱香
54. 犀牛望月
55. 風掃梅花
56. 手捧牙笏
57. 抱劍歸原